您好,欢迎进入君山文化云,享受更多文化

首页

文体资讯

直播点播

数字展览

活动预约

场馆预订

文化培训

文化非遗

文化讲堂

志愿服务

720导航

金石石坝鼓

类别: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级别: 省级
批次: 第一批
非遗代表人:
地址: 湘乡市金石镇
收藏     分享按钮
非遗详情

       鼓出现在原始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广泛应用于民间器乐合奏、各种戏曲、曲艺、歌舞、喜庆集合和劳动竞赛等。在湘乡市也有一种远近闻名的鼓——金石石坝鼓,它已有百多年历史,传承了五代。

石坝鼓3.jpg


       据了解,金石石坝鼓诞生于我国鼓乐乐器大繁荣的清末时期,主要用于花鼓戏、宗教、地花鼓、闹龙灯等各种祭祀场合。金石石坝鼓分为大鼓、堂鼓、高音鼓、手鼓和班鼓五种,制作蕴含了木艺、制皮、上漆、绘画等多项工艺,尤以鼓皮制作最为独到。其鼓皮精选优质牛皮,配以独创的药水与特殊手法进行泡制,采用自家改装组制的机械进行打磨、拉皮,使得鼓面紧绷,鼓声清脆悦耳。石坝鼓由纯手工制作,不但外观古朴、厚重,音色优美,穿透力强,且不易受潮,不变音质,经久耐用,其产品除本省还销往江西、湖北、广东、广西、内蒙古等地。

       目前,石坝鼓的制作以丁德仁和谢明光为代表,特别是五代祖传的丁家鼓更是家喻户晓。划龙舟所使用的单面鼓由于底部浸水,大大缩减鼓面的使用寿命,丁德仁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创新,独具匠心的在底部添加一层隔水层,不但解决了浸水问题,而且使得鼓声更加的厚重,振奋人心,实现了实用与美观并重。


石坝鼓1.jpg
 
       丁德仁还经过反复实践,总结了牛皮和木板的选择标准;鼓桶制作秘诀;牛皮浸泡配方;蒙皮定音技巧经验;鼓面图案设计等五条宝贵经验。据丁德仁介绍,制作石坝鼓的秘诀是,两头要留有头发丝的缝才吻合得好(热胀冷缩),用竹子做内箍加固,然后用木胶相缝。而且整个制作过程要90%使用竹钉,因竹钉不会生锈。

 
石坝鼓2.jpg
 
       石坝鼓是手工造鼓工艺的一朵奇葩,驻立在韶山仙女峰的大鼓,直径1米8,响声如雷,庄重威武,誉满三湘。传承石坝鼓这一民间手工工艺艺术,对发展专业文化和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人民的文化认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保护意识,有利于实现全民族的“文化自觉”,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金石石坝鼓被确实为湘潭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金石镇人民政府为该项目保护主体。

       石坝鼓的制作流程,

       一、制皮:1、清理皮革:一般用水牛皮(水牛皮属水性,不容受潮),清理多余的肉质;2、去毛:以前土办法是用石灰水,现用硫化钠加水按一定比例浸泡,份量和时间按牛皮大小而定,一般一个晚上就可以,另外还受气温影响,如果天气冷,浸泡时间就要长一点;3、清洗:用大木桶绑直,用水清洗干净;4、晒干或烘干;5、裁料:用大圆规下料;6、清水浸泡:如果没中和好又得用浸泡,用淘米水浸泡,正确掌握酸碱度是制皮革的关键;7、刨薄:把皮子边缘刨薄;8、钉眼、穿绳;9、蒙音定鼓:模子定型,再晒干或烘干,用千斤顶、螺丝蒙鼓定音。

       二、制桶:1、木材选料:木材要干,属轻、结构力强,一般用土杉、樟树、松树;2、秘决:两头要留有头发丝的缝才吻合得好(热胀冷缩),用竹子做内箍加固,然后用木胶相缝;3、90%用竹钉,因竹钉不生锈;4、最重要的标志:鼓面有“卷草花”花纹图案,美观大方,还有名字和电话号码;5、车光加油漆;6、装鼓扣:一般装有三个鼓扣。


非遗图片

暂无图片

评论
地址:君山区君山大道0483号    联系电话:0730-8174939
备案许可证:湘ICP备19006154号-2;岳阳市君山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公安备:  湘公网安备 43019002000977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