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河高腔是辰河戏的主要声腔。湖南地方大戏剧种。因流行于沅水中、上游(俗称“辰河”)一带,故名。1820年以前,辰河戏以高腔为其主要声腔,兼有昆腔和低腔,清末,弹腔方才进入,形成多声腔剧种。辰河高腔在数百年的发展中,形成戏味浓烈,声腔高亢激昂,音域宽广,粗放时裂金碎玉,响彻云霄;柔和时则细若游丝,婉转动人的湘西地方特色。
辰河高腔的曲腔幽雅,表演朴实,富有乡土特色,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广泛流传于怀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与这些地区毗邻的贵州的桐仁、松桃、印江、思南、玉屏、镇远和四川省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等县(市)。演出剧目内容健康,艺术性强,使广大观众在艺术上得到美的享受。在活跃、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寓教于乐、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繁荣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辰河高腔源于戏曲四大声弋阳腔。史载山东高腔店卢公,四川为官,明末清初去官还籍,时值战乱,逐客居辰溪,游于士绅中。卢公精音律,懂戏文,乃与诸乡绅士结合地方调子,创曲牌,定唱腔,是为辰河高腔之始。到清道光年间,酵亲王府“小恩荣”弋阳戏班,部分戏子流落到辰州府,把弋阳腔和地方曲高进一步融合,使辰河高腔在民间得到流传。辰河高腔起源的另一说法是:明初,朱元璋为休养生息,发展生产,鼓励移民迁徙,开垦荒地和经商,江西大批移民迁到浦市,同时,江西地方戏曲弋阳腔随之传入当地。辰河高腔以弋阳腔为基础,结合当地的民间小调、宗教音乐、放排号子和山歌等民间音乐发展而成为艺术风格独特的大型地方剧种;其发展过程经历了围鼓坐唱的初始期,矮台(木偶)演唱的发展和高台演唱成熟期几个阶段。
辰河高腔真正走向民间始自清咸丰年间的“大红班”。由于堂会组织只是给士绅等有钱人家演唱,远不能满足平民百姓看戏的需求,因此在咸丰年间,老艺人杜风林组建大湘西最早的辰河高腔戏班“大红班”,到各地巡回演出,开始走向民间,此后辰河高腔得到广泛流传。
辰河高腔艺术在建国后得到迅速发展。湘西的辰溪、沅陵、泸溪等地相继成立高腔剧团,1956年辰河高腔剧目《破窑记》、《李慧娘》等参加湖南省第二届戏剧风摩汇演引起轰动,次年进京献艺得到周恩来、刘少奇、贺龙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2006年5月20日,辰河高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辰溪县和泸溪县的辰河高腔艺术团均成为保护主体。
常德高腔
常德高腔为常德汉剧高、昆、弹三大声腔之一。它是在本地原始祭祀歌舞等乡土音乐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明代弋阳腔、青阳腔等早期戏曲声腔而逐渐发展成熟的,主要流行于西洞庭区、武陵山系、辰水、沅水流域,远及鄂西南和黔东一带,1986年更名为武陵戏。明代万历至清代乾嘉年间是常德高腔最为兴盛的时期,此后随着弹腔南北路的兴起而逐渐走向衰落。《祭头巾》、《思凡》、《两狼山》、《双猴斗》、《程咬金娶亲》等是常德高腔中的代表性剧目,解放后又出现了《芙蓉女》、《紫苏传》等新编高腔戏,演出轰动一时。
常德高腔有三十余种基本腔和七十余种曲牌,演唱形式有滚唱、帮腔等。其中帮腔受沅水船歌、扎排号子音调的影响较大,分人声帮腔和乐器随奏两类,人声帮腔一唱众和,乐器随奏以大锣、大钹和唢呐伴奏。其唱腔与本地方言紧密结合,并融入了大量本地巫腔、傩愿腔、渔鼓调的音乐素材,表现力很强。演唱时有本嗓、边嗓、夹嗓、小嗓等多种表现方法。
常德高腔的脚色分为生、旦、净、丑四行,其中包括青须、白须、小生等“三生”,正旦、小旦、老旦等“三旦”,大花脸、二花脸、小花脸等“三净”。
表演中唱念以中州韵拼读标准与常德方言声调相结合,为了强调人物的地域特点,也兼用一些外地语言。常德高腔特别重视表演基本功的训练,有一套富于表现力的动作程式,此外还从生活中提炼出一些特殊的表演范式,形成模拟飞禽走兽或其他动静物态的身法动作。常德高腔的表演中常会穿插一些精彩的特技,往往能收到引人入胜的演出效果。
早在清代嘉庆、道光时,众多常德高腔班社已相继解体或改唱弹腔,导致大批剧目失传,传承关系几近中断。1954年,常德市文化主管部门举办高腔学习班,挖掘传统剧本二十余个并恢复上演了其中的少数剧目,使几近消亡的常德高腔重新萌发了生机。常德高腔为常德地域文化的有机载体,为研究地方戏曲声腔的流播衍变提供了鲜活的材料。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巨大变迁,常德高腔又一次陷入濒临灭绝的艰困境地,迫切需要得到抢救和保护。
常德高腔在声腔音乐上,以锣鼓、人声、管弦等多种形式帮腔,形成了较独特的构腔法和演唱法;同时,在长期的演出中,形成了一些自己有特点的伴奏乐器、服饰、道具和装置,常德高腔因此具有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艺术个性。彭玲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
2006年5月20日,常德高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常德市武陵戏艺术剧院成为保护主体。
暂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