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君山文化云,享受更多文化
“啰啰咚”是南宋时期渔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广大劳动人民长期的农耕生活和稻作习俗中不断传承、发展和创作的。“啰啰咚”是一种无伴奏的原生态民间音乐,它以一种声音高亢嘹亮的号子为表演形式,突出了岳阳“河西巴陵”的方言韵味,至少要三人以上合作的规模,采用固定的格调,反复呤唱,如接力赛般推波助浪,一个高潮连接一个高潮,达至巅峰,给人一种虚无飘渺的感觉,其韵味无穷。“啰啰咚”唱法是一人主唱,两人附唱,多人合唱,主唱人唱词,附唱分头声、次声,合唱均以衬词拖腔,合唱不拘人数。无论主唱、头声、次声、合唱,其音调非常高亢、奔放,速度也较自由。唱腔中以“咳”“喝咳”“啰啰咚”“也”作衬词,特别是次声用“哇”字做衬词,将音唱到最高极限。“啰啰咚”唱法独特,它以高腔为主,唱时则由低到高。“啰啰咚”多用边音(假嗓)演唱,强调音色的统一。